10月19号,苏超半决赛打完,南通队和泰州队进了决赛,两支队看着像小球队,球员平均才二十出头,南通队三十五个人,全是从海门珂缔缘青训出来的,泰州队十五人,是长春亚泰U21梯队的,他们都有泰州户口或者学籍,能参赛。

泰州队有点不一样,2021年泰州远大解散了,年轻球员被长春亚泰收过去,但学籍没动,还是算泰州的,现在亚泰和泰州联城合作,球员在长春训练,在泰州注册,教练高敬刚是亚泰U17的主教练,带孩子很有一套,武之程、景泊羲这些人都上过中超,常规赛人手不够,是因为被抽回一线队或者去打全运会,淘汰赛一回来,队伍立马就有了样子。
南通队没靠外援,背后是海门珂缔缘俱乐部,搞青训十几年了,球队分两拨人,一拨打中乙,另一拨没注册,就来打苏超,半决赛扑点球的门将蔡天龙,不是靠运气,是青训里练出来的,去年他们被青岛红狮赢过两次,今年中乙排第七,不是黑马,就是一步步走过来的。
有人说泰州队是冒牌货,其实是长春队借壳参赛,泰州市体育局局长徐兵出面说了,所有球员的户籍和学籍都查过,名单也经省里审过,这事儿不稀奇,全国不少职业俱乐部的梯队都在外地注册,比如鲁能、申花,苏超规则没禁止用职业梯队,真要禁了,比赛水平肯定掉,那就真成业余表演了。
青训必须走职业路线,老队员三十多岁跑不动了,年轻人二十岁还能满场追着跑,足协2024年新规定逼着职业俱乐部拿钱搞青训,苏超正好拿来试水,像殷铁生、姜宁那批人,从地方队出来,后来去了青岛、长春,足球人才本来就得流动,不能困在一个地方。
苏超看着像业余联赛,其实早被职业体系摸透了,南通和泰州这两支队,不是什么草根逆袭,是青训体系长出来的根,决赛那天南京奥体中心坐满人,大家看的是比赛,想的是未来,哪个小伙子踢得亮,明年就可能踩上中超的草皮,这不是童话,是实打实的资源在动,没有真正的草根,只有还没被叫出名字的好苗子,他们现在站在这场决赛的场上,明天就可能站在中超的灯光底下。
